印度缺乏国家愿景和自信

Collection of structured data for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Post Reply
Bappy11
Posts: 349
Joined: Sun Dec 22, 2024 6:06 am

印度缺乏国家愿景和自信

Post by Bappy11 »

想想看。当法老统治埃及时,印度就在那里。它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上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帝国相互影响。印度是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想要征服的神秘之地。印度香料和宝石、精织棉布和丝绸以及孔雀是罗马帝国在凯撒时代所渴望的奢侈品和异国情调。东南亚和近海亚洲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印度王国,并吸收了印度价值观和文化,即使西藏、中亚、中国和日本受到来自次大陆的佛教的奴役。 《罗摩衍那》的传说构成了“远方印度”各国的文化核心,以至于拥有 800 年历史的泰国君主制仍然拥有历史悠久的首都大城府,古老的印度教仍然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盛行,孙悟空拥有神奇力量前往“西方王国”——印度的冒险故事仍然是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故事。因此,印度一直是文明的存在和文化磁石。可惜,这与现代大国相去甚远。

除了文明印记之外,印度还具备大国的所有属性。印度拥有优越的战略位置,可以主宰印度洋,取代大西洋成为最具战略意义的水道。正如许多人所指出的那样,印度半岛的陆地伸入大海,就像一艘巨大航空母舰的船头,使印度海军资产和陆基空军能够控制海洋,并阻止敌军入侵东边的马六甲海峡、伦布海峡和巽他海峡,西边的霍尔木兹海峡和苏伊士运河东端的“印度湖”,并阻止中国这样的陆上强国进入这些近海。

印度经济蓬勃发展,拥有 18-35 岁年龄段最庞大、最年轻的劳动力,这些人才将使印度成为制造业强国(世界工厂)和最富裕、最广阔的消费市场。此外,印度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依赖的“人才库”——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管理学院和印度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如今已成为全球品牌的机构拥有无尽的优秀科学家、工程师和财务经理,帮助印度成为知识强国(在信息技术、制药、工程研发和“节俭工程”领域)。此外,印度是一个稳定但喧嚣的民主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庞大、最不关心政治、最专业和最“实战”的军队之一。那么,为什么印度还没有成为大国呢?
它有安全意志,但没有权力意志。这表现在缺乏使印度成为大国的战略、政策和计划。过度官僚化和碎片化的政府体系无法实现政策连贯性和协调性,这对印度的发展也无济于事。由此导致的缺乏大胆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导致新德里走捷径,强调软实力,而历史上,国家都是通过实现军备自给自足并使用军事力量来产生战略影响而变得强大的。

然而,印度军队在殖民时期为英国赢得了一个帝国,并维持着“远防”体系,其城墙从西蒙镇到香港的弧线向海延伸,从海湾、里海到中亚汗国的陆地延伸,现在已经沦落到只能负责边境防御的地步,在这个过程中,印度政府就像一个在 所有者数据 战略上毫无头绪的政府一样,变得墨守成规,采取消极防御的心态。

讽刺的是,20 世纪 50 年代,贫穷、资源匮乏的印度像巨人一样在国际舞台上大步前进——领导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的行动,倡导“全面彻底裁军”,担任第三世界不结盟运动的领导,并在冷战期间成为超级大国集团之间的平衡者。当时,贾瓦哈拉尔·尼赫鲁 (Jawaharlal Nehru) 还提出了由印度军方支持的“亚洲门罗主义”,并通过经典的现实政治,播下了核武器计划和尖端航空航天工业的种子,最终诞生了 Marut HF-24,这是第一架在欧洲和美国以外设计和生产的超音速战斗机。

印度从大国地图上跌落到何种程度,可以从以下事实中看出:在“马鲁特”战机问世 50 年后,印度已成为常规武器的附属国,依赖进口武器,其外交政策受制于武器供应商国的利益。而且,新德里非但没有在亚洲强加自己的意志,反而变成了一个顺从的国家,一会儿迎合美国的利益(核不扩散、伊朗、阿富汗),一会儿又迎合好战的中国的要求。

印度政府并非以传统方式通过破坏性主动性以及俾斯麦所说的“血与钢”来赢得大国地位,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权利,是友好大国给予该国的认可。别忘了,这种在其他国家容忍下获得的地位是微不足道的,正如最近所谓的友好国家美国与另一个友好国家俄罗斯和中国一起反对印度加入联合国安理会所表明的那样。事实上,尽管印度体型庞大,但仍然是一个边缘大国,足迹很小,实际上在世界上几乎没有什么尊重。对于这样一个退缩的国家来说,大国永远是“遥不可及的桥梁”。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