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人格”:你在手机里的另一个“你”

Collection of structured data for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Post Reply
Jahangir307
Posts: 73
Joined: Thu May 22, 2025 6:13 am

数据“人格”:你在手机里的另一个“你”

Post by Jahangir307 »

从手机采集的数据中,平台能为每个用户构建出“数字人格”。这个虚拟“你”,甚至比你自己更稳定、更可预测。

1. 用户画像的维度包括:
基础属性:性别、年龄、语言、设备型号、地理位置;

行为模式:每天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哪段时间高活跃;

兴趣偏好:偏好哪类视频、阅读哪类资讯、购物风格;

社会关系图谱:常联系对象、微信/通讯录交集、群聊活动;

消费能力评估:消费频率、订单金额、退款习惯;

风险模型建构:是否存在异常地理跳跃、反常时段活动等。

这个画像被用在商业变现、平台管理、信用评估、甚至舆情控制中。
它也是数字时代的“第二人格”——精准、全面、可控。

二十、黑产介入:手机数据的“地下流通链”
除了正规企业利用数据进行广告与分析,大量手机数 線上商店 据也在黑色市场中非法流转。

常见的黑产路径包括:
黑灰色SDK:嵌入小众App获取通讯录、短信、通话记录等信息;

木马App:伪装成游戏、工具、照片美化等,实则偷偷上传数据;

数据交易平台:通过QQ群、Telegram、暗网售卖号码库、通话记录、定位轨迹等;

伪基站采集:利用非法设备模拟运营商基站,截获短信或位置信号;

系统后门:部分国产定制ROM甚至存在预装后门,可远程控制上传关键数据。

这些黑产严重威胁个人隐私乃至财产安全,催生骚扰电话、诈骗短信、甚至“杀猪盘”“精准诈骗”等恶性行为。
Post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