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普通用户在这场数据战中处于弱势,但并非全无还手之力。以下是一些现实可行的对抗策略:
1. 权限管理:以最小化为原则
安装App后第一时间进入“权限设置”,关闭不必要的权限;
拒绝App在后台获取定位、麦克风等敏感权限;
Android用户可使用“Shizuku+App Ops”等工具细化控制权限调用频率;
iOS用户尽量选择“仅在使用期间允许”而非“始终允许”。
2. 替代App选择:用开源、安全、低权限产品替代
用DuckDuckGo代替百度搜索;
用Simple Mobile Tools代替国产“超级App”;
使用去广告浏览器(如Kiwi + uBlock Origin插件);
替代输入法,如RIME、中州韵,避免语音与输入上传。
3. 虚拟身份策略:分离真 線上商店 实身份与数据足迹
注册新平台时使用虚拟邮箱、临时手机号;
分隔“重要账号”与“泛娱乐账号”,防止数据关联;
对App输入的敏感信息保持“模糊化”处理,如昵称、生日、兴趣标签等避免真实填写。
4. 定期清理与权限反查
每月清查一次常用App的权限、数据使用情况;
利用系统“使用情况统计”反向分析哪个App后台调用最频繁;
清理无用App与缓存,避免“历史数据积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