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5年Peter Shor提出量子纠错理论以来。
谷歌称,Willow成功实现了一种逻辑误差低于表面码阈值的量子误差纠正方案,让量子纠错30年来“低于阈值”的目标成为现实。
谷歌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其测试了从3x3、5x5 到7x7 不同大小的量子比特网格,每次都能将错误率减半。
作为首个低于阈值的系统,这是迄今为止构建的可扩展逻辑量子比特最令人信服的原型。
且有力地表明,实用的超大型量子计算机确实可以构建。 Willow 让我们更接近运行传统计算机上无法复制的实用、商业相关算法。
其次是,5分钟吊打超级计算机,实现宇宙级突破。
谷歌进行了目前量子计算机上最难的经典基准测试。
在RCS标准测试基准中,Willow能在5分钟内完成计算测试,而当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来进行测试都最少需要10个septillion年。
也就是10^25年,大约100亿亿年,其计算能力只能用恐怖来形容。
而当前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完成同样的任务,最少需要花费10^25年的时间,也就是大约100亿亿年。
如果要写出来,则是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年。
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物理学中的已知时间尺度,甚至 冰岛电话号码列表 比宇宙的年龄还长。
量子硬件总监Julian Kelly 介绍Willow 及其突破性成就的视频
“Wow”声一片!
在谷歌CEO皮查伊在社交平台X上官宣Willow后,立马引来了马斯克“Wow”声。
皮查伊还建议,有朝一日用SpaceX的星舰在太空里建个量子集群。
马斯克则回应“这很可能会发生”。他认为,任何有自尊心的文明都应该至少达到卡尔达舍夫II 型。
目前只达到了I型的<5%,要达到30%,所以需要在所有沙漠或高度干旱地区安装太阳能板。